深愛著孩子的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留遺憾。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爭取“持證上崗”開始,為當好父母做些“功課”吧。沒有人生來就會做父母,0歲孩子,0歲父母。父母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往往容易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天天鞭策孩子努力上進,然而自己的成長,卻在不知不覺間完全停滯了。其實,“嚴于律己,寬以待子”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作為孩子的父母,你是否合格呢,不妨參考以下問題看看你現(xiàn)在多長時間帶孩子去一次書店?好像現(xiàn)在存在一個問題,很多父母喜歡扮演教師的角色,教孩子學習課本知識,能花時間陪孩子進行有益的閱讀的父母好像少了。能認真看完一本書的父母也好像是少了。電腦和電視同時也搶走了我們做父母的人的時間。好的父母應該每個月至少去一次書店,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幫助和指導孩子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有益的書。家庭教育重在潛移默化,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吧! 你還訂報紙嗎?孩子有報紙嗎?很多父母經常給孩子買衣服、買玩具,但極少會給孩子訂閱報章雜志。一家人共同讀那帶著油墨香的書報,是我童年最幸福、最美好的回憶。訂閱報刊,讓孩子的知識隨著年齡一起增多吧。 你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關心天下了嗎?父母教育孩子關心家人,關心同學,關心周圍的世界,但是如果給孩子買一個有形的一個地球儀、一張世界地圖、一張中國地圖放在家里,每當電視中報道某地的新聞時,你會和孩子一起把那個地方找出來嗎。那是很開心的,同時孩子的心胸在不知不覺就打開了。孩子心胸開朗了,很多愛和關心,就像陽光一樣走進了孩子的心田。不知不覺孩子就會走出封閉的自我。你的孩子學會洗碗做飯了嗎?很多父母擔心孩子下廚不安全,覺得孩子做不好反而礙手礙腳,認為孩子“一心只讀圣賢書”就夠了。孩子在七歲左右正是對一起好奇的時候,如果在這時候父母不嫌麻煩,教會孩子做家務,孩子不但在勞動中體會到了自己的能力,而且使家務勞動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就像刷牙洗臉一樣正常。孩子未來就不會因為做家務而和愛人爭吵。你會在孩子睡覺前認真和他聊天嗎?很多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不聽話,其實這不是因為父母愛孩子不多、照顧不周,而是缺乏與孩子的交流,不理解孩子的孤獨。那些守紀律、品德好、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常會說他們經常在睡覺前和父母聊聊天,說說學校里的事情。因為父母注意與孩子加強溝通,孩子對父母的教育就容易接受,反之,則不接受?!∶恳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也就不可能有一種方法適合所有孩子的教育。但是,只要你用心與智慧去導航,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向,同時也讓自己成為合格的父母。讓我們用自己溫暖的大手牽著孩子的小手,一起往前走;當你手中的小手變得與你一般有力時,記得放開他的手,因為,你已經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