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愛也需要合適的表達,方式方法不對的愛,會給孩子帶來負擔和痛苦,壓抑的愛、責難的愛、沉重的愛、矛盾的愛……各種來自父母的愛,不是孩子不愿意被愛,而是孩子想要感受“幸福的愛”。孩子天性都是好的,有時候不能夠順遂父母的意愿成為父母心中期望的孩子,那也不是孩子的錯。作為媽媽和爸爸,學習順應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來教育,學會順應孩子的天性去引導啟發(fā),而不是一心想要打造心目中期待的孩子。在心理咨詢中,父母尤其會說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孩子內向,會被認為不愛交往甚至自卑自閉。孩子頑皮,會被認為眼里沒大人甚至當做多動癥。孩子愛哭,會說孩子沒長大。孩子不哭很堅強,又說孩子壓抑和早熟。請父母們謹記,任何性格和行為都有兩面性,如果你看重好的那一面,你對孩子的解釋就是美好而欣賞的,孩子會因此而自信并自我認可,會借此發(fā)展出更好的方面。如果你看到的都是反面,那么孩子會自我貶低,然后越來越不喜歡自己,情況也就越來越糟糕。別給孩子扣帽子,當孩子展現(xiàn)出自己的特點時,欣喜并且期待的觀望,給孩子更多可能性去發(fā)展變化,不要孩子扣帽子定性,阻礙孩子變化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