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怎么辦?修正對孩子的期望,有時家長太過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zhí)、健忘等表現(xiàn)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xiàn);真誠對待孩子,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tài)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父母的
孩子一旦開始厭學,就會喪失學習動力;孩子沒有了動力,就難免會產生厭學情緒。對于這類情況,家長要保持與孩子的良好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厭學的苗頭,不能等到孩子的厭學情緒完全爆發(fā)出來才想到要解決問題。那么,如何避免孩子因厭學情緒而喪失學習動力呢?父母需注意以下兩個方面。適當關注孩子厭學的苗頭適當關注孩子,既包括父母也包括老師。對孩子關注不夠,或者關注過度,都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不良影響,產生厭學情緒。一個初二女孩的父母都是工人,他們特別希望女兒將來能夠上大學。女孩非常好學,從小學到初中學習成績一直在全班前10名。進入初二后,英語老師說這個女孩很有潛力,提議她做英語科代表。這讓她第一次感到自己受到重視,于是更加發(fā)奮學習了??墒牵^了一段時間后,她就感到英語老師不像以前那樣關注她了,于是開始厭學。慢慢地,她不但害怕英語老師的目光,而且發(fā)展到害怕面對每一個老師,上課時總是低著頭,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比起差生,好學生更容易因為巨大的學習和心理壓力而產生厭學情緒,這需要父母和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良好引導,不可過度施壓。關注好學生的心理變化,助其克服厭學情緒。父母和老師往往只關心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他們的心理問題(包括優(yōu)秀學生)。等到他們的心理問題集中爆發(fā)出來,才感到悔之晚矣。仍然以上述這個女孩為例。她一方面處于緊張而郁悶的學習氣氛中,另一方面又抓緊學習,課前認真預習,課后認真復習,上課時思路緊緊跟著老師,努力不讓學習掉隊。從初二上學期開始,她的成績一直在全班前3名,進入初三后,更是名列全班第一。誰都無法體會到她長期在這樣的緊張焦慮中學習,精神壓力到底有多大?她擔心這樣下去會精神*,于是提出希望休學,一個人在家調整??墒?,這樣的提議幾乎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可笑的:她的學習成績全班第一,中考前最后一個月考,班主任老師還說,全班能考人省一中的只有她一個人。既然她的成績那么好,哪里還會有什么心理問題呢?可是,她的厭學情緒已經到了一定程度。后來她參加中考,發(fā)揮嚴重失常,學習不如她的同學都考入了一中,她卻只考入一所普通學校,厭學至極。對于這種成績一直很好的學生厭學的情況,父母和老師需更加注意,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厭學苗頭,滿足孩子的內心需求,切不可繼續(xù)施壓,使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壓力。
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1、統(tǒng)一意見。日常生活中,孩子對父母的依賴程度不一樣,有的孩子更依賴媽媽,有的則更喜愛爸爸。有的媽媽嬌寵女兒,會允許女兒持有不贊同爸爸意見的“特權”,這就可能導致爸爸在教育孩子時,孩子采取逆反行為對抗爸爸。所以,處理孩子的有關問題時,父母應統(tǒng)意見,態(tài)度保持一致。
2、采用激將法。采用激將法,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刺激他好勝的心態(tài)。比如父母故意說孩子“你不會好好寫作業(yè),對不對”“你不會按時回家是不是”等,用這樣的話來刺激孩子。父母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不應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打壓孩子,否則只會讓他更加逆反。經常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理解他的內心需求,孩子才會感受到溫暖,叛逆行為才會減少。